8月18日是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岩土工程与结构安全”暑期学校的第九天。当日的学术报告由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陈育民教授主持。
上午的首场授课专家是山东大学张庆松教授,他的授课题目是《隧道与地下工程突涌水治理理论技术与实践》。张教授介绍了地下工程灾害现状,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较为严重的突水突泥等问题,从施工时间、注浆机理、浆液混合方式及注浆管布设方式四个方面对注浆过程进行概述,然后依次介绍了注浆扩散与加固机理,注浆材料,注浆工艺,注浆设计方法以及注浆安全、效果控制方法及开挖标准。最后通过江西永莲隧道的断层破碎带突水突泥治理、广西均昌隧道全风化花岗岩突水突泥治理等工程实例让学员们对地下工程的突涌水治理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张教授的报告吸引了学员们的浓厚兴趣,针对学员提出的数值模拟与现场实验结合、隧道运营期间的衬砌结构小裂缝注浆加固等问题,张教授给出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上午第二场学术报告的主讲人是湖南大学的陈仁朋教授,他的授课题目是《盾构掘进土拱效应及复杂地层变形智能精准控制技术》。陈教授分析了隧道盾构掘进的四个技术难题,引出盾构-地层动态耦合作用及地层土拱效应演化规律这个科学问题。接着从盾构掘进土拱效应和地层变形计算方法,基于地层变形精准控制的盾构掘进智能调控技术,复杂地层盾构穿越建/构筑物安全评估及保障技术三个方面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和成果,并结合深圳春风隧道下穿敏感建筑物及长沙地铁富水岩溶地层下穿历史保护建筑群等案例介绍了加固技术的工程应用。学员们和陈仁朋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关于模型实验中土样选择的规则及盾构隧道判断不同地质情况下的地层沉降,从而调整盾构仓压力等问题,陈教授的精彩回答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下午第一场报告的主讲人是河海大学高玮教授,他的授课题目是《基于现代智能信息技术的岩土工程安全性评价》。高教授向学员们介绍了岩土工程安全性评价的特点,两种评价方法以及它们的瓶颈,还有基于仿生人工智能的现代智能信息技术。通过地下工程安全性评价的讲解,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的工程应用向学员们展示了反演物理力学的流程。最后通过讲述滑动面搜索、滑面参数确定的稳定性计算和加固方案优化设计的稳定加固,让学员们对边坡工程安全性评价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报告结束后,学员们积极交流,提出如何确保粒子群优化算法收敛到全局最优解,临界滑动面搜索中如何反映外部条件对岩土工程安全性的影响等问题,高教授逐一做出解答。
最后一位授课专家是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陈徐东教授,他给学员们分享的是《基于多种无损检测技术的水工混凝土静动态断裂力学特性》。陈徐东教授从基于CT的混凝土材料细观结构研究,基于声发射和数字图像相关的混凝土断裂性能研究以及基于混凝土细观模型的静动态力学特性仿真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随后,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了题为《固废材料再生资源化利用》的报告,主要介绍了铁尾矿胶结充填体固化剂研发,透水混凝土、多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相关内容。线上和线下的学员们纷纷与陈徐东教授进行交流,陈老师也耐心回答了大家关心的关于CT切片图像处理能否用在砂土上,如何生成三维图像,数据分形分析等问题。
文:陈育民,张后乐;图:张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