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硕教指委[2013]5号
各培养单位: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专业学位中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一种学位类型。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中西部地区和国防军工部门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事实证明,工程硕士已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经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研究,决定继2005年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评选活动后,于2013年,在全国各培养单位中开展第二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评选活动。
    请各培养单位于2013年6月28日前(以邮戳为准,逾期未递送将不予接受),按照“关于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评选办法”,将“参评‘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推荐表”和有关书面材料递送教指委秘书处。同时将推荐表和有关材料的电子版通过电子邮件传至gcss@meng.edu.cn,电子文件名称要求是:T+培养单位代码+参评人姓名.doc。
  附件一:关于“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评选办法
  附件二:参评“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推荐表
  附件三: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名单(供参阅)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二○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抄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抄送:教指委全体委员、各工程领域教育协作组组长
 
附件一                   关于“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评选办法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二○一三年三月一日
    为进一步做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表彰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经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研究,决定开展第二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的推荐、评选和表彰活动。
  一、奖项名称
    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
  二、评选范围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且目前在职工作。
    已获得“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者不再参评。
  三、评选条件
    遵纪守法,爱国敬业。就读工程硕士研究生以来,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防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
  四、组织与实施
    教指委组织评审和表彰工作,组成评审专家委员会负责评审。
    1. 各培养单位负责组织推荐参评人选,并经参评人所在单位同意,向教指委秘书处报送有关推荐材料(推荐材料见附件)。
    2.领域专家对推荐材料进行初审,并给予初审意见。
    3. 评审专家委员会对推荐材料及领域专家初审意见进行评审,并向教指委提名拟表彰名单。
    4. 教指委对拟表彰名单进行审定,设立为期14天的公示期,通过后,发布表彰名单。
  五、表彰与宣传
    给予“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获奖者申报的成果汇编出版,公开发行。
  六、其他
    各培养单位负责推荐工作的质量,保证参评材料的真实性,且不涉及技术机密等问题。如发现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将取消被评选者的称号,并对培养单位给予相应处理。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教指委负责解释。
 
附件二
参评“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推荐表
培养单位代码:              培养单位名称: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民族 |   | 政治面貌 |   | ||||||||||||
| 入学前工作单位 |   | 职务 |   | 职称 |   | ||||||||||||||||
| 现工作单位 |   | 职务 |   | 职称 |   | ||||||||||||||||
| 就读工程硕士研究生之前从事的具体工作属: | |||||||||||||||||||||
| 获工程硕士学位有关情况 | |||||||||||||||||||||
| 入学时间 | 年  月 | 获学位时间 |     年   月 | 工程领域 |   | ||||||||||||||||
| 院校导师姓名/职称 |   | 企业导师姓名/职称 |   | ||||||||||||||||||
| 学位论文题目 |   | ||||||||||||||||||||
| 工作业绩情况 | |||||||||||||||||||||
| 就读工程硕士研究生以来取得的重要工作成果(国内首创、国际首创;填补空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在学期间的主要收获(课程学习、课题研究等)及其在上述重要工作成果中发挥的作用(3000字以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有特殊需要说明的可另加附件。
| 举例不多于5项就读工程硕士研究生以来,所主持、参与的重要科研、工程项目名称,起、止时间,个人角色 | 
| 举例不多于5项就读工程硕士研究生以来,重要的发明专利名称,专利号,个人排名 4. 5. | 
| 举例不多于5项就读工程硕士研究生以来,获得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名称,获奖时间,个人排名 1. 2. 3. 4. 5. | 
| 举例不多于5项就读工程硕士研究生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的专著名称,个人排名 1. 2. 3. 4. 5. | 
 
| 工作单位推荐意见 |               (公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 
| 培养单位推荐意见 |       (公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 
| 领域专家评审意见 |       负责人:             年   月   日 | 
| 评审专家委员会意见 |                                           负责人:             年   月   日 | 
| 教指委意见 |     (公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 
注:1. 本表中所列举的各项均须提供有关证明的复印件。
2. 本表和有关材料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