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2-11-07

近日,我院赵海涛教授和姬建教授主持申报的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滨海高性能洞渣混凝土耐久性基础理论与主动提升”和“高海拔区域深切峡谷公路边坡强震响应及崩滑灾害防护机理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知立项。两项目分别聚焦滨海工程“绿色、低碳、生态”高耐久结构材料开发及混凝土结构主动防裂抗渗问题和西藏高海拔峡谷公路沿线边坡的强震破坏机理与安全防护问题,直接资助经费分别为255万元和248万元,资助周期均为四年(2023年1月至2026年12月)。

至此,学院本年度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21项(海外优青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8项、青年项目9项和外国学者项目1项),立项直接经费总额1225万元,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项目数量、种类和层级上均全面超过上一年度。另据统计,截至11月初,学院新增科研项目合同经费总额首次突破1亿元,其中300万元以上项目5项,500万元以上项目1项。高水平论文、专利和软著授权等科研成果产出保持高水平持续稳定增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在校内名列前茅。科学研究和服务国家重大工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学院在科技工作中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本盘的功能定位上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在考核评优等环节强化政策引导,为项目申报提供培训和全过程信息服务。国内学术交流渠道多样,高端学术交流活动频繁,营造了良好学术氛围;二是加强有组织科研,领导带队对接外部需求,主动服务白鹤滩水电站工程、滇中引水工程、引江补汉工程等国家重大科研需求,为江北新区开发、城市公共建设等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强学科引导和方向布局,在高原寒区工程、生态环境保护、GF建设等方面开拓科研和服务新领域,为学院科技工作不断注入新活力、带来新契机。

在新的起点上,学院将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胸怀国之大者,强化有组织科研,创新科教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绩效评价机制,推动讲质量、拼贡献落地做细,促进学院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