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学术报告会之一百五十九暨研究生导师系列培训活动之二

发布时间:2024-06-13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学术报告会之一百五十九暨研究生导师系列培训活动之二

 

  目: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思考

报告人:梅国雄 教授 浙江大学

  间:2024617日,10:00

  点:科学馆1114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参加!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2024614

报告内容简介:

在教育强国背景下,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提升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报告人从自身的研究生教育经历出发,全面剖析了研究生招生、培养及毕业再教育的关键策略。报告强调多元化招生的重要性,指出选拔中须重视学生多样性与创新潜力。在培养策略上,提倡个性化教育,结合“手把手”指导和“放羊式”自主学习,关注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的平衡。报告特别强调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辩证关系,并介绍了通过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课题管家制”。此外,深入讨论科研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创新思维的培养、问题与答案的探索,以及科学与艺术的融合。通过这些策略和实践,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共享研究生培养的若干关键思考。

 

报告人简介:

梅国雄,19758月生于湖北黄梅。20024月博士毕业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00312月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00412月破格聘为教授;20087月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20138月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01412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11月入选教育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20193月获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20205月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十大团队奖牌(排4,团队中唯一岩土工程代表);2022年入选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牵头获省级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和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4部,发表SCI论文93篇、一作和通讯作者62篇,其中高被引7篇、热点论文3篇,连续三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美国、澳大利亚和荷兰专利各1项、中国发明专利32项,14项实现成果转让;获国家级工法3项、省级工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