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志愿之路,医患者之心
———中医院志愿服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医院的人流量和医疗服务需求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使得医院在日常运营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而医导志愿者的出现,正是对医院服务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增强。他们能够在繁忙的医院环境中,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导诊服务,帮助患者解决各种问题和困扰。
学院团委青协定期组织23级本科生前往金坛中医院开展志愿活动,2025年3月-4月共组织5次,累计50多名志愿者前往金坛中医院开展志愿活动。通过下发相关岗位的活动指导手册并且由值班工作者为志愿者进行简单培训后,负责人将志愿者分配到不同岗位进行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在医院自助机、急诊服务台、放射导诊台、检查台等区域进行志愿服务,帮助患者完成当日预约和自助缴费,打印检测报告和病历,指引患者前往相应科室,使得那些行动不便的人能够得到更好的医疗照顾。
通过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对医院志愿服务的组织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帮助了很多患者尽快就医。同时医导志愿者的存在具有更加显著作用,他们不仅为医院提供了有力的服务支持,缓解了医院的压力和挑战,还能够促进医患之间的理解和沟通,缓解医患矛盾,同时传递社会关爱和温暖,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爱弱势群体·筑牢防火防线
———记“指尖上的蜕变——情系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志愿活动
学院团委青协定期组织24级本科生前往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开展志愿活动,2025年3月-4月共组织2次,累计20余志愿者前往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开展志愿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一场生动实用的消防宣讲活动在该中心举行,志愿者与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学习,为特殊群体的安全生活保驾护航。
活动中,消防宣讲员结合安养庇护中心实际情况,通过播放火灾案例视频、展示事故图片等方式,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火灾隐患,如电气线路老化、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火灾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同时,宣讲员还就火灾报警、火场逃生自救等知识进行了重点讲解,提醒大家在遇到火灾时要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
在实操环节,宣讲员现场演示了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大家积极参与,按照“提、拔、握、压”的操作要领,轮流进行灭火演练,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扑灭初期火灾。随后,中心内还开展了模拟火灾疏散演练。随着警报声响起,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迅速组织行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引导“模拟受困人员”弯腰捂鼻、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达到了预期效果。
此次消防宣讲活动,让志愿者和中心工作人员对消防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切实提高了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共同为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未来,相关部门也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不断强化特殊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为特殊群体撑起“安全保护伞”。
传承雷锋精神,情暖退伍老兵
——记三点红志愿活动
学院团委青协定期组织24级本科生前往三点红红色基地开展志愿活动,2025年3月-4月共组织3次,累计20余志愿者前往南京三点红红色基地开展志愿活动。在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志愿者们怀揣着对雷锋精神的崇敬与对退伍老兵的深情,踏上了前往三点红红色教育基地的旅程。这片神圣的土地,不仅是退伍老兵晚年生活的港湾,更是红色精神传承的重要阵地。
童叔叔以他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带领志愿者们走进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引子,缓缓讲述了雷锋同志的一生。从雷锋艰苦的童年,到他在军营中茁壮成长;从他默默无闻地帮助战友和群众,到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助人为乐的品质,更是一种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童叔叔的话语鼓励志愿者们,要像雷锋那样,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将奉献精神贯穿于生活的点滴之中。
讲述过后,志愿者们推着轮椅上的老人,走进了附近的社区和菜市场。一路上,志愿者们与居民们亲切交谈,感受着这份由内而外的温暖与和谐。通过此次活动,志愿者们不仅深刻理解了雷锋精神的真谛,更感受到了退伍老兵的崇高情怀。他们用一生的奉献,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繁荣,而我们,则肩负着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
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雷锋精神却如薪火相传,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志愿者们将以这次经历为起点,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用实际行动去传递爱与希望,让这份红色基因永远传承下去。